湖南法治報通訊員 陳泓錦
保障權利、護佑民生是憲法的底色。在“洞庭明珠”岳陽,湖光山色與市井煙火交織,千年文化與現代生活碰撞,檢察機關精心守護著民生畫卷:無論是關乎百姓餐桌安全的“菜籃子”,還是關系生命健康的“藥匣子”,抑或是關乎生活品質與安全的“氣罐子”和家庭財富的“錢袋子”,每一個與民生息息相關的領域,都傾注著岳陽市檢察機關的努力。
守護舌尖安全
讓菜籃子拎得放心
農貿市場是一個城市最具煙火氣的地方,也是檢察機關守護民生的重要陣地。近年來,岳陽市檢察機關始終將食品安全作為重點監督領域,通過強化與各執法部門的協作配合,形成了打擊食品安全犯罪的強大合力。
2022年10月至11月,李某從上線處購買約240噸無海關報關單、無檢驗檢疫證書等手續的境外走私冷凍肉類。在楊某某幫助下,雇用工人完成裝卸、更換包裝等操作后,以328.4萬余元的價格將58噸冷凍肉類,分別銷售給在長沙某市場經營凍品生意的周某、莫某、夏某某,從中獲利約11.6萬元。
其間,李某在李某二、趙某某的幫助下,將剩余未賣完的部分冷凍肉類存放至該市場冷庫內,李某二、趙某某隨后將其中部分貨物銷售給他人。周某、莫某、夏某某三人明知從李某處購買的冷凍肉類系來自境外無海關報關單、無檢驗檢疫證書等手續的冷凍肉類,仍分別將冷凍肉類銷售給他人。
岳陽市屈原管理區檢察院受理案件后,立即組織專業力量進行全面審查。承辦檢察官仔細梳理每一份證據材料,與偵查人員多次溝通交流,補充完善證據鏈條,確保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經調查核實,公安機關繳獲的李某等人還沒來得及銷售的冷凍肉均不在海關總署規定的合法輸華肉類產品名單內,屬于我國為防控疾病明令禁止進口的食品范疇。此外,部分冷凍肉在案發時已超過保質期17個月。
10月23日,屈原管理區檢察院以涉嫌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食品罪,對李某等8人提起公訴。
嚴管食藥安全
為“藥匣子”筑牢防線
食藥安全直接關系群眾生命健康,檢察機關對食品藥品領域的監督從未放松。
2019年至2023年,李某會將從網上購買的“勃龍偉哥”“藏密腎寶片”“久力源”等口服類壯陽產品(系有毒有害違規品)銷往汨羅多家藥房。2023年6月案發后,公安機關將李某會移送至汨羅市檢察院審查起訴。
2023年7月,汨羅市檢察院就此案進行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立案調查。當年12月,案件公開開庭審理,法院判令被告李某會犯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處有期徒刑10個月,并處罰金6萬元;對公安機關扣押在案的有毒、有害食品予以沒收,由扣押機關銷毀;對公安機關扣押在案的被告人李某會的違法所得1.3萬余元,予以沒收,上繳國庫;承擔公益訴訟懲罰性賠償金13.9萬余元。此外,責令李某會在岳陽市級媒體上向社會公眾賠禮道歉。
在審查案件時,承辦檢察官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通過深入調查發現,李某會所售產品購自上線宋某娟,進而引導公安機關深挖源頭,最終鎖定其上線張某凡。經調查,張某凡明知自己生產、銷售的“久力源”口服類壯陽產品是有毒害的違規食品,依然伙同他人生產,并向30余個下線銷售。
為嚴格整治該類違法犯罪活動、維護社會公共利益,汨羅市檢察院向公安機關提出取證方向,對犯罪行為進行全鏈條打擊。公安機關于2023年6月至2024年9月,將張某凡及下線等人、李某會及下線等人,共14案19人移送至汨羅市檢察院審查起訴。
近日,汨羅市檢察院對13案13人以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提起公訴。庭審中,檢察機關全部訴求得到法院支持。其中,張某凡被判處有期徒刑6年,并處罰金60萬元。
守護萬家煙火
為“氣罐子”加安全閥
“瓶裝燃氣隱患是老大難問題,這回終于徹底整治好了。”11月18日,湘陰縣城管局、住建局邀請縣檢察院參加燃氣整改回頭看,工作人員走訪到液化氣站時,看著整齊排列的自動化灌裝設備感慨。
易某在未取得燃氣經營許可證和危險品道路運輸許可證的情況下,非法經營瓶裝液化石油氣生意,購進液化石油氣后,用三輪摩托車運回自住的小區門面內儲存并銷售給他人。
2023年2月16日,縣城管局在易某小區門面內查獲液化石油氣鋼瓶42個。經評估,易某非法運輸、儲存液化石油氣的行為存在發生重大傷亡事故或者其他嚴重后果的現實危險。縣檢察院經審查認為,易某的行為已構成危險作業罪,但考慮其情節輕微,具有自首、認罪認罰等從輕、從寬處罰等情節,依法對易某作出相對不起訴決定。
不追究刑事責任僅表明犯罪行為輕微,可以免除刑罰,但并未否認其行為的違法性。今年1月29日,縣檢察院通過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雙向銜接平臺,向縣城管局制發檢察意見書。縣城管局采納了意見,對易某作出罰款900元的行政處罰決定。
(湘陰縣檢察院承辦檢察官與縣城管局工作人員在液化氣站查看瓶裝燃氣配送整改及檢察建議落實情況。)
在制發檢察意見書過程中,承辦檢察官發現轄區內涉瓶裝燃氣領域以罰代管、屢罰屢犯的情況時有發生,尤其是在非法充裝、運輸、配送等方面存在管理漏洞,嚴重威脅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整改工作迫在眉睫。
對此,承辦檢察官調取近年來辦理的14起涉瓶裝燃氣領域犯罪案件和縣城管局辦理的17起行政處罰案卷,就系列案的相關細節進行分析研判,并實地走訪湘陰縣多家氣站,詢問氣站工作人員相關細節,夯實證據基礎。同時,就該縣涉瓶裝燃氣目前存在的管理漏洞,以及如何推動燃氣配送領域精準施策、系統施治等問題,多次與相關責任單位召開座談會。4月18日,縣檢察院行政檢察部向縣城管局制發社會治理檢察建議。
“我們將舉一反三,全面排查整改,對瓶裝燃氣配送的亂象進行集中整治,切實消除安全隱患。”縣城管局對收到的檢察建議高度認可,并送達了回函。
目前,根據檢察建議內容,在縣城管局監管下,即將成立由各液化氣站共同出資的瓶裝燃氣配送有限公司,實現對配送市場的統一管理,從根本上解決瓶裝燃氣配送市場小而散的格局。此外,縣城管局購進了瓶裝液化氣安全監管系統,建立了瓶裝液化石油氣經營網點管理臺賬,健全了配送員和配送車輛管理制度。該縣還開展了城鎮瓶裝燃氣安全生產大排查大整治專項行動,查處違法行為3起,整改隱患8處。
維護勞動者權益
保“錢袋子”安然無虞
今年4月5日,李某等6名農民工走進臨湘市檢察院,他們向檢察官反映,被雇主拖欠勞動報酬近兩年,其間多次討要無果。他們將希望寄托于檢察機關,期望尋得公正與援助。
臨湘市檢察院受理該支持起訴申請后,迅速成立專門工作小組開展調查核實。經調查得知,盡管李某等6名農民工與雇主未簽訂書面合同,但雙方確有口頭約定,且在2022年10月工程竣工之時已對工資進行核算。施工期間,雇主支付了28萬元工資,目前仍有32萬元工資處于拖欠狀態。
(臨湘市檢察院檢察官在項目工地上向農民工了解工資發放情況。)
為妥善化解糾紛,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該院組織李某等6名農民工與雇主進行訴前調解協商。在法律的威懾和承辦檢察官的耐心勸導下,雇主認可了檢察機關所列舉的欠款事實和金額,并承諾一次性付清所欠工資。今年5月7日,32萬元農民工工資如數兌付到賬。
今年以來,岳陽市檢察機關充分發揮檢察職能,與人社、住建等部門聯動協作,建立起高效、協同的農民工工資支付領域協作配合機制。截至目前,已成功辦結農民工等勞動者討薪支持起訴案件73件,累計為農民工兌現工資700余萬元。
責編:譚好
一審:譚好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